董揚:中國汽車產業已進入創新引領、綠色發展新階段

董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攝于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
因為疫情,一年一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推遲到3月25至27日,以線上加線下的方式在北京舉行。在這次年會中,筆者的分工之一是負責做百人會理事閉門會的小結。由于百人會理事都是業界翹楚,又由于是閉門研討,所以發言都是“干貨”,講問題深刻,提建議實在。在此,筆者歸納為三方面,與各位博友分享。
01、我國已進入新能源汽車普及期,政府補貼基本退出,需要穩定的優惠政策環境。
在政府補貼大幅退坡的前提下,2020年,我國新能汽車產銷轉降為升,2021年大幅增長,說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渡過靠政府補貼推動為主的初級階段,進入普及期。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歐美等發達國家大都還沒有渡過這個階段。
但是,新能源汽車成本仍明顯高于傳統能源汽車,這是客觀事實。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還沒有進入真正盈利階段,今年初的動力電池漲價已造成整車企業虧損增加的局面。因此,必須有較長時間而且穩定的政策優惠條件,才能保障新能源汽車順利發展。
多數專家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仍略高于傳統能源汽車,加上使用成本較低的因素,綜合成本可與傳統能源汽車相當。建議免車購稅的政策延續到2025年,然后減半征收至2030年。其他過橋過路費、停車費等方面的優惠,也應按此節奏掌控。
02、立足長遠,應該按照新能源汽車可以較快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汽車產品主流車型,在全社會普遍使用的新形勢,研究制定系列政策。這方面包括:
對新能源汽車所需材料,建立大宗商品管理機制。鼓勵大型企業進入此行業,主要材料制定發展規劃,關鍵技術列入國家級研究計劃,為穩定價格,需要建立期貨市場機制。礦產資源要建立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一方面,加強國內資源開發,另一方面,建設穩定的國際市場供應機制。對于當前電池材料漲幅過大的情況,政府應該予以監控。
對于固態電池、鈉電池、金屬空氣電池等未來先進技術,要加強基礎研究,做好技術儲備。對于近期可以推廣應用的新技術,在研究開發的同時,要注重產業生態建設。對于目前已廣泛使用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要繼續創新發展,以進一步提高安全、低溫性能、快充、降本、便于材料回收為目標,以材料、工藝、裝備為方向,重點開展創新。
對于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應該以城市為單元做好規劃,包括土地使用、電力布局、安全管控,建立清晰便捷的建設流程。政策取向應由短期促進發展轉向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各相關方都能獲益的正向促進流程。國家管控平臺、城市監控平臺與企業監控平臺需要格式一致,方便互聯互通。
需要重視汽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這是關系到新能源汽車長久發展的重要課題。在技術上,要重視動力電池的可制造性、可回收性。在運營模式上,要建立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監控和全部回收再利用的體制機制。
產業鏈上下游要加強合作,擴大數據的互聯互通。要加強標準制修訂、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協會、學會、產業聯盟等行業組織,要做好搭建創新平臺、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的工作。
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大發展已成定局,全社會要為建設大產業,大范圍普及應用做好準備。中國目前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國家,理應在普及方面為世界積累經驗。
03、中國汽車產業已進入創新引領、綠色發展新階段,政府對于汽車產業的管理也需要有新思路,法律、法規、政策需要直面問題,包容創新。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經歷充分證明,市場是推動新技術發展的根本動力,政府的作為在于,創造條件促進早期市場形成,適時制定法律、法規、政策,營造促進新技術發展的市場環境。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推動新階段,需要穩定的促進發展的政策環境。
需要適時修訂不太適合新技術發展的法律、法規、政策,如《道路交通法》、《測繪法》等法律,需要將氫作為能源管理,還需要根據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實踐,修訂完善關于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定。
對于新技術發展應該制定審慎、包容、鼓勵創新的政策。例如智能駕駛技術,僅僅允許在試驗區、試驗路段行駛是不夠的,可能需要參照某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在事故率并不高于傳統汽車的前提下,允許上路行駛應用,在大量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與以往歷次百人會年會相比,這次會議突出的感受是,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擔心少了,抱怨少了,信心更足了,建設性建議又多又實在。能充分地感覺到,中國汽車產業正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地走在建設汽車強國的大路上。
這次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閉門會上,還有幾點需要說明:一是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同志做了關于當前國民經濟形勢的研判的報告,令人印象深刻,為行業企業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提供了重要依據。二是工業與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同志做了關于汽車操作系統的研究報告,他認為,應該著手開發中國的汽車操作系統,這是今后中國汽車產業的“魂”,完全依賴國際上的開放系統不安全,研究開發汽車操作系統需要加強合作,注重實用。苗圩部長的講演得到了與會專家的熱烈響應。三是歐陽明高院士、陳立泉院士、吳鋒院士都做了重要發言。另外,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先生建議政府應強制乘用車安裝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并且應該開放共享數據,完善在中國工況下的應用。此議也得到了與會者廣泛的贊同。
-
存在氫氣泄漏風險 可能造成火災 現代召回54輛Nexo氫車
日前,現代在海外市場召回了54輛Nexo氫燃料電池車,據悉,新車存在著氫燃料泄露風險,可能造成火災。
1小時前 -
成本居高不下:氫能源車因缺氫被迫停在停車場
日前,央視財經表示,作為汽柴油等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產品,清潔、高效、零排放的氫能源在近年來發展迅速,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氫能相關企業數量已超2000家,新增企業注冊數量仍在快速增長,在氫能產業發展高熱度的背后,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已經出現缺氫的情況。
1小時前 -
“新N系”技術精進智能、安全與舒適 新時代的“老司機”
未卜先知,方可得心應手碰撞預警(FCW)、車道偏離預警(ADAS)油門防誤統(EAPM)、全時段駕駛監測…科技鍛造的火眼金睛讓您未卜先知駕控自由隨行
5小時前 -
原創
國產行政級純電轎車操控"教科書"?智己L7售價36.88萬元起2022年4月17日,智己L7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格36 88萬元起,新車的定價介于蔚來ET5和ET7之間,此前在3月29日,官方已經推出智己L7Pro車型,指導價格40 88萬元,定位和定價與傳統中大型轎車定位重合。
16小時前 -
上調6000元 長安在5月1日前調整UNI-K iDD的售價
日前,新能源汽車網[xnyauto] 從長安汽車官方獲悉,受近期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從5月1日起將對旗下UNI-K iDD車型進行價格調整。上調幅度為6000元,最新指導價為18 29-19 89萬元。
2022-04-16